所有的金融危機都是債務危機,所有的債務危機都是由資金鍊斷裂拉開的序幕。

《貨幣戰爭4:群雄並起》- 摘錄與心得

何謂貨幣

@ 貨幣是什麼?貨幣是社會財富的契約!當人們付出誠實的勞動時,拿到的是貨幣這一社會公認的財富契約,人們相信未來當他們需要時,可以拿著這張契約去兌換相同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他們相信市場上那些從未謀面的「交易對手」不會違約。貨幣這一財富的契約將千千萬萬的市場參與者,僅僅維繫在「互不相識,但彼此信任」的框架之內。穩定的貨幣使全社會交易成本下降,促進社會分工,激發財富創造。破壞貨幣的價值,就是在破壞財富契約的誠信,無異於瓦解整個社會相互新任的基礎!貨幣貶值最終將增加市場的交易成本,打擊財富的創造。

通貨膨脹,使貨幣變為詐欺的工具,財富的契約,變成賴帳的憑證。在市場中玩欺詐的手段,帶來的只是更多的欺詐,誠信之風將蕩然無存,投機取巧會大行其道,長遠的規劃被短期行為取代,謹慎儲蓄被無節制的透支所替換。社會普遍的浮躁之風,正是通貨膨脹所催生的必然結果。

任何公平與誠實的社會,對通貨膨脹的容忍度都應該是零!無論什麼人,無論用什麼樣的藉口來主張通貨膨脹,他們都是誠實貨幣的破壞者,都是貨幣道德底線的踐踏者。(P.338)


消費刺激經濟的謬誤

@ 靠土地升值和房地產開發來拉動經濟鍊條的整套思路都是值得懷疑的。土地升值和房地產開發是生產率提高的自然結果,而不是其初始原因。顛倒了這一邏輯,就會產生錯亂的經濟效果。

如果沒有生產率的革命性突破,片面追求土地升值,將會造成實業部分的成本提高。土地和房地產的貨幣化,則導致了貨幣供應量的增加超過生產率的提高,結果就是普遍的通貨膨脹,土地成本、原材料、能源和人工的抬升,伴隨著市場價格的激烈競爭,將擠壓尚未取得生產率突破的整個實業部門的利潤。最終的惡果就是,缺乏利潤的實業部門,由於沒有必要的「儲蓄」積累而喪失了改進的「弓箭製造」的能力,弱化了生產率提升的潛力。(P.368)

@ 關於消費,人們常常會陷入一種誤區,以為刺激消費能夠帶動經濟增長,這完全顛倒了兩者之間的邏輯關係。當一個農民拿著一百個雞蛋到市場中進行交易時,他要求換得一件衣服,這就是他用儲蓄在進行消費。消費從本質上看是一種交換行為,而消費的前題則是生產,沒有生產就不會有消費。要產生更多的消費,必須生產更多的產品。如果農民透過提高生產率增加了雞蛋產量,當他拿著兩百個雞蛋參加市場交易時,就豐富了市場供應,他除了要求交換衣服之外,還會要求交換更多的東西,這就刺激了經濟增長。刺激消費不能帶來持久的經濟增長,只有提高生產率才能帶來更多的消費,從而促進經濟增長。

刺激居民花掉銀行中的大量存款能夠帶來經濟增長嗎?存款是儲蓄的貨幣體現形式,農民的雞蛋才是真實的儲蓄。持續的本質是當人們不在從事生產後,能夠在社會中繼續存活多長時間的度量。存款只是一種延遲的消費,它的本質還是產品交換。在沒有生產率提高的情況下,花掉銀行存款相當於縮短自己的「社會壽命」,這能夠維持經濟,但不會帶來真正的增長。(P.399)

    
關於債務
@ 所有的金融危機都是債務危機,所有的債務危機都是由資金鍊斷裂拉開的序幕。(P.54)

@ 債務有兩種:一種是生產性負債,另一種是消費性負債。前者好比是肌肉,而後者則像脂肪。生產性負債,如果投資前景明確,負債比率在安全限度之內,對經濟發展將發揮正面作用。(P.363)

貨幣對於貧富差距的影響力
@ 當黃金貨幣蛻化為債務貨幣,貨幣在流通過程中將產生一個嚴重的副作用,這就是雙重利息成本問題。人們不僅需要為借用貨幣支付利息,同時還不得不為貨幣的抵押品再次支付利息。在債務貨幣制度下,貨幣成為經濟發展的一種負擔。社會為使用公用貨幣,而不得不向少數人支付利息成本。將國家債務與貨幣鎖在一起,這是一個無法在邏輯上令人信服的設計。同時,這也是一個從基因裡就存在著「癌變信息」的貨幣系統。貨幣發行量越大,債務規模就越大,利息成本也就越高,全民「被負債」的壓力就越重。由於利息只與時間有關,因此貨幣擴張呈現出內生性的剛性需求,具有天然的貨幣貶值傾向,而通貨膨脹將成為必然的結果。通貨膨脹導致社會財富的再分配,這隻「看不見的手」正是世界範圍出現貧富分化的元凶。(P.30)


匯率背後的角力
@ 如果把財富定義為人類通過勞動將自然資源轉化為最終的產品和服務,那麼社會必然形成兩種人:勞動者和食利者。勞動者透過勞動創造財富,而食利者透過出租土地、生產資源、壟斷性資產、公共設施和資本,來分享勞動者的財富。

匯率的本質並非外部問題,而是內部利益分配的制度所呈現出的外部特性。這裡存在著兩種極端:一種極端是利益分配嚴重傾向勞動者,而不利於資產擁有者,那麼資產擁有者就會傾向於將資產向國外轉移,國際資本則更不願意進入,從而形成外匯市場中的資本流出大於資本進入,結果就是本幣的貶值;另一種極端是,如果利益分配嚴重傾向於資產者,則國內資本不願流出,而國際資本又會踴躍進入以分享這一有利的利益分配,此時,就會出現國際資本的進入多於國內資本的流出,最終體現為本幣升值。而國內與國際生產效率的差別,僅僅反應了可分享財務蛋糕的大小,而不是比例,最終體現出的乃是資本進出的規模,而非趨勢。

兩種極端都會挫傷經濟發展,前者導致資本外流,削弱經濟發展的根基,後者挫傷勞動積極性,降低社會消費能力,增長將無以為繼。無論哪種極端,都會導致經濟蕭條,本幣價值瓦解。

最佳匯率就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找到穩定的平衡點。在這一水平上,勞動者與食利者的利益分配大致平衡,勞動者充滿創造財富的熱情,而食利者積極投入更多的資金,國際資本紛紛湧入來擴大資源投放的規模,從而分享相應的利益。同時,國內資產者在積累豐厚的資本後,踴躍向國外尋求新的食利機會,形成流入與流出資本的大體平衡,最終實現勞動與資本之間的穩定均衡。(P.47)

美國的困境
@ 未來十年,將是大國格局發生深遠變化的十年,也是充滿危險和挑戰的十年。「中美國」在過去三十年裡由於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所建立起來的合作基礎,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美國的經濟在債務解槓桿的痛苦過程中,還將面臨人口高齡化的沉重負擔,而生產率的停滯卻難以產生新的財源。因此,美國經濟的大趨勢將是經濟脆弱、債務沉重、就業不振、消費萎靡、財政惡化和赤字嚴重,歐洲和日本的情況也大體相同。沒有生產率的提高,就不會形成足夠的儲蓄增量,也不可能刺激真實和可持續的消費與投資。

擺在美國面前的只有兩種選擇:一是進行經濟轉型,重建「岩上之屋」,但困難在於政治上的阻力和經濟上的乏力,這一戰略不僅實施難,而且見效慢;二是重新啟動資產膨脹引擎,恢復過去三十年債務驅動的繁榮模式。這樣不僅政治阻力小,而且經濟所承受的痛苦將由其他國家進行分攤。

毫無疑問,第二條道路更符合美國「金權天下」的統治集團的根本利益,因此也是美國的必然選擇。不過,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資產膨脹和債務泡沫都已經走到盡頭,美國消費者再也無力支撐更大的債務壓力了。

這就是美國統治精英的美好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存在的必然矛盾。要實現「資產再膨脹」,就必須以更大的強度來「抽取」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國內儲蓄。中國持續出口國內儲蓄是美國願意容忍中國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中美國」婚姻的基礎。但是,這就形成一個邏輯上的死循環,中國創造國內儲蓄的主要動力源於美國的消費,而美國的消費又依賴中國的儲蓄,在美國資產膨脹無法持續下去的情況下,「中美國」的利益共同體也就走到盡頭。(P.385)

歐洲的難題
@ 正如「中美國」出現的東部人民(中國)負責生產而西部人民(美國)負責消費的現象一樣,歐盟也出現了「南北歐」問題,北部歐盟以德國、荷蘭為首的國家進行生產創造,而南部歐盟以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為代表的國家進行消費。南部歐盟所出現的問題與美國一樣,都是以資產泡沫來帶動經濟繁榮,走上了債務驅動經濟的不歸路。它們利用加入歐元區所獲得的低利率和低通膨環境,大力刺激房地產泡沫,以資產升值帶動消費繁榮。在歐元區誕生的頭一個十年裡,西班牙經濟平均增長了3.6%,希臘為4%,愛爾蘭達到6%,遠高於北部歐盟。資產價格的上漲必然伴隨著負債的擴張,消費的繁榮並非源於生產率的提升,而只是資產膨脹的刺激。它們的消費需求拉動了德國在2004-2008年之間的經濟擴張。結果,在歐盟內部出現了嚴重了經濟失衡,西班牙、希臘、義大利等國的貿易和財政赤字嚴重惡化,而德國、荷蘭等國卻積累了巨大的貿易盈餘。

當2008年資產泡沬在全世界出現了普遍崩潰時,南部歐盟的債務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宣告破產。繁榮大潮消退之後,留下的則是滿目瘡痍、無法償還的債務殘骸。在資產泡沫和消費狂潮時代,這些國家紛紛選擇了放棄實業,購買優質價廉的北部歐盟國家的工業消費品,從而削弱甚至永久喪失了相當規模的「弓箭製造」能力。債臺高築、經濟萎縮、失業嚴重、稅收枯竭、財政破產,正是對錯誤經濟增長模式的全面清算。(P.392)

名言收錄
@ 「經濟學的思想,無論其正確與否,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實際上統治世界的,也就是這些思想而已。許多實幹家自以為不接受任何觀念型態的影響,卻往往早已當了某個已故經濟學家的奴隸。」-凱因斯(P.28)

@ 「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美國財政部長康納利(P.183)
@ 「政府解決不了問題,政府本身才是問題。」-雷根總統(P.299)


-----

心得:
本書維持了過去一貫的風格,在書中塞了一大堆的史料,對於利用零碎時間來看的個人,很難完全一覽無遺,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挑對於了解現今狀態有幫助的篇幅閱讀,如此一來可增加知識吸收的效率;不過,個人對於書中最難忘也最受用的,竟然是和金融貨幣沒什麼相干的這段話:

好強與自強是有差別的。好強的人爭的是別人的評價,自強的人則只在意自我的評價。好強的人貌似自信,其實自卑,自卑的根源在於缺乏內在的價值體系,依賴外界的評判標準。自強的人不在乎別人怎麼說,因為這些人從骨子裡就不認為別人有資格批評自己。(P.349)


自強不息~自強不息~自強不息~自強不息~

延伸閱讀:

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通貨膨脹的真相 - 重點整理

通膨、美元、貨幣的一課經濟學 - 重點整理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投資心得,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保證資料完全正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oda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