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少交易者願意承認,實際上,一般交易者希望每一筆交易都正確。交易者極力想在根本沒有確定感的地方,創造確定感。諷刺的是:如果他完全接受「確定感不存在」的事實,他就會創造他喜愛的確定感,也就是絕對確定「確定感不存在」。

 

賺錢,再自然不過!  

 

基本分析的盲點

@ 這個模型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少把其他交易者當成變數來考慮。

@ 基本分析在「應該如何」和「現狀如何」之間,會產生我所說的「現實落差」。現實落差使基本分析非常難以做出預測,只能做出極長期的預測,這種預測即使很正確,大家也很難運用。

@ 技術分析開啟了更多可能性,因為技術分析看出每一種時間架構中,包括片刻之間、每天、每週、每年和介於其間的每一種時間架構中,都會重複出現相同的行為模式。換句話說,技術分析把市場變成可以致富的無數機會流程。

 

全然的接納風險

@ 最高明的交易者不但甘冒風險,也學會接納與擁抱風險。

@ 如果你進行交易時,情感上不能完全沒有難過的感覺(尤其沒有恐懼),那麼你還沒學會怎麼接受交易固有的風險;這一點是大問題,因為你不接受風險的程度有多高,規避風險的程度就有多高。想要規避無法規避的事情,對你交易成功的能力會有極為不利的影響。

@ 為什麼不成功的交易者會對市場分析入迷?他們喜歡分析似乎能夠帶給他們的確定感。雖然很少交易者願意承認,實際上,一般交易者希望每一筆交易都正確。交易者極力想在根本沒有確定感的地方,創造確定感。諷刺的是:如果他完全接受「確定感不存在」的事實,他就會創造他喜愛的確定感,也就是絕對確定「確定感不存在」。

 

負起全部責任、不要避開痛苦

@ 交易有一點很殘酷,就是如果你希望創造長期獲利,一開始,你就必須假定無論結果如何,你都要徹底負責。

@ 交易者如果沒有學會怎麼檢視和控制自己,獲利會變成極為危險的事情。

@ 我們的頭腦有很多方法,隔離我們明知會造成我們痛苦的資訊。例如,在有意識的水準上,我們可能合理化、正當化,甚至找到繼續維持虧損部位的理由。這樣做常見的方法包括打電話給交易夥伴、跟營業員談話,或是注意我們從來不利用的指標,這一切作法的目的都很清楚,就是搜集讓人不痛苦的資訊,以便否定讓人痛苦的正確資訊。我們的頭腦會在下意識裡,自動改變、扭曲或特別排除我們意識層面中的資訊。換句話說,我們在意識層面上,不知道避免痛苦的機制正在排除或改變市場所提供的資訊。

@ 如果你轉移責任,希望避免隨著嚴厲批評自己而來的痛苦感覺,你只是在傷口上貼了受感染的急救膠帶。你可能以為問題已經解決,其實只是把問題延到未來,以更惡劣的形式重新浮現。結果一定這樣,原因完全是你沒有學到任何東西,對於交易經驗不能做出能夠帶來更滿意的解讀。

@ 當然有人會說,有些交易者會虧損,是因為不夠了解市場,才會犯錯。這種說法聽起來可能很有道理,我的經驗卻告訴我,交易者如果抱著輸家的態度,不管他多了解市場,都會進行錯誤的交易。

@ 我們在規則上必須堅持,在期望上必須有彈性。

 

順集體意識操作

@ 處在「順境」的基本意義是你的頭腦和市場同步,因此,你會意識到市場的下一步行動,好像你和其他市場參與者的集體意識之間沒有隔閡一樣。順境是一種心智空間,你在其中不光是可以解讀集體心智而已,也跟集體意識完全融合。

@ 有過利用市場集體意識經驗的交易者,可以預期方向的變化,就像鳥群中的一隻鳥、魚群中的一條魚,會在所有其他同類轉向時轉向一樣。

@ 事實上,風險最低、成功機率最高的交易,都是你在上漲趨勢中逢低(支撐)買進、或是在下跌趨勢中逢高(壓力)賣出的交易。

 

用機率的角度看交易

@ 在第一個層次中,你必須相信每一手牌的結果都不確定、無法預測;第二種層次是總體層次,在這種層次中,你必須相信一連串很多手牌的結果相當確定,可以預測。

@ 正確的心態-

1.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2.要賺錢不必知道下一步會有什麼變化。

3.定義優勢的任何一組變數產生的盈虧,都是隨機分佈的。

4.優勢只不過是顯示一種事情發生的機率高於另一種事情。

5.市場中的每一刻都具有獨一無二的性質。

 

心靈覺醒後的賺錢境界

@ 交易者如果學會怎麼長期獲利,或是突破我所說的「長期獲利門檻」,這些錢不但垂手可得,甚至好像可以讓他們隨意取用一樣。我敢說,有人會覺得這種說法令人震驚或難以相信,但是事實如此。其中有一些限制,但是大部分的情況下,錢極為輕鬆自在、豪不費力地流進這些交易者手中,以至於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大惑不解。

@ 交易者超越「長期獲利門檻」、學會能夠在市場環境中有效運作的態度前,通常會在情感和財務上經歷很多痛苦。

@ 如果你像贏家一樣接受風險,你看市場任何行為時,就不會覺得受到威脅。如果沒有東西威脅你,你就沒有應該害怕的東西,如果你不害怕,你就不需要勇氣,如果你沒有承受的壓力,你為什麼需要鋼鐵般的意志?如果你已經建立的適當的檢視機制,不怕自己可能變得魯莽,那麼你就不需要自我紀律。

 

-----

 

心得

這本書是《紀律的交易者》作者的續作,有看過的人應該知道作者在書中大量置入了量子力學,這種表現手法屬於最究竟的心理學。但因為太究竟,我們的大腦是無法理解的,所以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這樣的表達方式。而這本《賺錢,再自然不過!》同樣也承接前作虛無飄渺的風格,但為了不讓本篇重點整理過於冗長,我把這些形而上的內容都過濾掉了。不過若能理解這些信念、能量、大腦的運作方式,應用在投資上絕對是會無往不利。

 

"我們在規則上必須堅持,在期望上必須有彈性。"

 

在市場的續流中,我們必須自訂規則以免在洪流中迷失,但對於整體趨勢卻又必須順其自然。這個觀點看似矛盾,也因為這樣的矛盾,造成一般人無法保持全然的開放,而持續穩定的獲利。書中給了一個簡單直接、立竿見影的方法-"用機率的角度看待市場"。換句話說,你必須放開人性中喜愛的"確定性",不要要求完美。以股票來說,不要重視個股的短期獲利,而看整體的長期績效。

 

本部落格發文有兩個方向-財經和心靈,本書則是非常罕見的介於兩者之間。表面上這是一本財經書,但其中卻涵蓋了實相非相、境隨心轉的真理論述,這是真理與財經的短暫交會,真理透過財經輕描淡寫的展現樣貌。比起中文書名,我個人更喜歡他的英文書名-"Trading In The Zone",有著靈性之感。"Zone"代表著境界,一種意境,一種無法言喻的狀態。在此狀態中我們達到如流水般漂動,操作自由奔放、不拘泥意識形態,出入市場收放自如毫不留戀,隨著整體趨勢而行。

 

如果能接近這種"Zone",慢慢你會有一種靈感-用投資賺取財富已經不是問題了。但接下來的問題是.....

 

如何不被這些財富綁住?

 

延伸閱讀:

《紀律的交易者》 - 重點整理與心得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心得,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保證資料完全正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oda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