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誰控制了能源就控制了國家;誰控制了貨幣就控制了世界。

 

美元圈套:全球經濟大逆轉,如何創富與避險

 

美國的絕對優勢

@ 2000至2010年這段時間,石油美元再度出現,加上糧食美元同時成為美元的基本支撐,擁有大量經常帳順差的中國取代了過去日本的位置,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並支撐著美元和美國的財政。網路公司Facebook、LinkedIn、Zynga的大量上市將匯集全世界大量的資金,一如當年的網路熱潮,就在這時候,美國從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撤軍將縮減財政支出,並使美國聚焦在經濟的發展,這些現實的利多條件與「90後」的美國幾乎是如出一轍。(P.146)

 

美國主宰的遊戲-美元換資源

@ 美國用美元向全世界買了一堆商品,而這些流出去的美元再透過投資美國金融商品的方式回流美國;最終,美國得到了實體商品,其他國家的人則拿到了以美元計價的美國金融商品,而這正是美國這個龐大的經濟體能持續維持運作的重要關鍵。(P.45)

@ 美元與美債,其實加起來只是一堆紙,但美國卻用這些紙向其他國家換取重要的資源與產品,而美元不斷的氾濫之下,就算美國未來真的償還了這些債務,其價值可能也與當初亞洲央行購買時的價值相去甚遠。如果把美元看成賭場的籌碼,對美國這個莊家來說,這是一場穩贏不輸的遊戲,因為它可以無限量的發行籌碼跟你賭下去,就算你在賭桌上贏了,也只能拿走一堆沒用的籌碼。至於這些亞洲國家則像進了賭場的賭客,哪有可能贏莊家。也因此現在美國唯一需要擔心的不是這些賭客,而是另一個莊家或另一個賭場的存在。(P.93)

 

亞洲經濟成長的假像

@ 亞洲四小龍、東南亞以及中國的快速成長,並不是什麼經濟奇蹟,只是生產要素的成本條件改變所導致的必然結果罷了。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會看到中國許多的製造工廠移往內地,然後移向非洲、東歐或中東等地區。從這樣的思維來看,政府耗費大量的精力去保護或限制特定產業的外移,就是一種浪費資源的行為,因為產業終究會尋找一個最適合的地方落腳。例如美國發明了汽車,但現在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並不是美國業者;美國發行了電腦,但現在電腦製造幾乎是中國和台灣業者的天下。然而,儘管產業製造基地轉移,美國人民的產值與薪資並沒有因此遭到嚴重的損害。(P.57)

@ 美國人所做的是從無到有,從0到80分;日本人所做的是從80分至99分,而亞洲其他國家則是想辦法把99分的產品用更低的成本生產出來。(P.175)

 

外匯存底的真相

@ 外匯存底其實就是本國央行發行新的貨幣來購買這些順差所出現的外匯,也等於是釋放了更多的本國貨幣到市場上,來滿足外國對本國貨幣的需求,這也是國際收支平衡的公式之中,三者的總和為零的原因。這樣一來就能使匯率維持平衡,也就是說,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一則直接反映在貨幣的升值,不然就是反映在外匯存底的累積,中間的差異就取決於各國央行是否進場買匯干預匯率。(P.35)

 

壓低匯率拼出口的慘痛代價

@ 資產泡沫化與產業微利化,是盯住美元並落入美元陷阱之後的結果。所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弱勢匯率造成購買力的下滑、產業微利化造成了實質薪資的負成長,搭配高漲的房價就產生了少子化的社會現象,而高齡化社會就是少子化所帶來的必然結果。過去單薪家庭尚可養活數口之家,現在的雙薪家庭則是連養一個小孩都成為負擔,而雙薪家庭的增加造成孩童的隔代教養與教育問題。現在的台灣會有這麼多的校園問題,原因是其有來自的。從源頭來看是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然而後續卻產生了一連串的社會問題。現在的台灣即將面臨近20年來的第二次資產泡沫,然而卻還看不到下一步的產業發展規劃及國家的方向。只要我們繼續沿著這條通往日本的軌道走下去,現在的日本就是十年後的台灣。(P.206)

 

中國輸出的通膨

@ 次貸危機之後的通貨膨脹問題,起源於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因為美國大量釋出美元,推升了原物料的價格,使得全世界都必須面臨輸入行的通貨膨脹,而那些需要大量輸入資源及採行盯住美元匯率政策的國家,問題又特別嚴重。現在,中國的調升薪資政策則是再一次的把通貨膨脹加諸給全世界。中國自1993年加入全球化的陣營,並提供廉價勞動力與商品給全世界之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全世界的通貨膨脹率維持在相當穩定的狀態,然而在人民幣持續升值以及薪資和土地成本大幅上升之後,過去在中國生產低價商品的企業也開始出現漲價的動作。(P.182)

 

開發中國家輕農業重工業的代價

@ 美國做為全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除了像過去的石油美元一樣,可以藉此維持美元的基本需求,糧食本身更是重要的戰略物資。糧食價格的變化,輕則引起通貨膨脹,傷害國家經濟,重則影響國家政治與社會安定,這也是為什麼,會大量補貼農業的國家多半是已開發國家,因為這些國家深知糧食受制於外人的嚴重性,同時更不願意讓糧食與美元掛鉤,而讓美國從中得利。(P.116)

@ 會將大量農田變為商業或工業用地的,多數屬於開發中國家。在糧價低的時候,這些開發中國家不會想到糧價有高漲的一天,於是大規模開發農地,改為工業與商業用途。在此同時,美國與歐盟或其他先進國家卻是不惜動用大量資源,保護本國的農業。現在,這些開發中國家正因為本身的大量「工業化」與「城市化」政策而深受輸入性通貨膨脹之苦,有些國家的政權甚至已經因為嚴重的通貨膨脹而遭到推翻。許多時候,我們的政府只看到眼前微薄的利益,卻往往忘了背後有更大的存亡關鍵,貶值刺激出口是如此,農業政策也是如此。(P.116)

 

經濟泡沫

@ 資產泡沫的出現是經濟發展的成功,卻也是經濟發展的失敗。

成功之處在於,泡沫出現的必要條件就是經濟成長。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長久萎靡不振,連剛性需求都欲振乏力,那麼就算是想吹泡沫也吹不起來。失敗之處則是在於資金與資源配置的無效率。(P.172)

@ 要消除這個泡沫,一個做法是收回流動性,這個在較短時間內就可以產生效果,另一個做法則是產業結構與型態的調整,引進更好的技術與產品來發展,並把資金導引到這些項目上,而這需要較長的時間。(P.173)

 

投資脈絡

@ 對投資者而言,國際資金的大量移轉就是好的投資指南,特別是貨幣強弱的改變,往往都是三至五年以上的長期趨勢。中國流出的資金會往哪些區域,就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那將很可能是下一個投資亮點。(P.105)

@ 生活方式的改變,就意味著有無限的商機。(P.130)

@ 產業的泡沫破滅為下一次的產業再起,打下了有利的基礎。(P.130)

@ 任何商品的暴漲最後都只能以暴跌收場。 (P.161)

@ 在股票市場裡,一般也都是大型股與績優股會領先市場有所表現,而等到這些股票漲高了,拉升了市場整體的本益比之後,市場上的資金就會去尋找小型股和一些二線的族群來炒作,所以在股市漲升的末端,我們往往可以發現有許多冷門的股票表現得非常亮眼,然而,這時候多半也已經到了牛市的尾聲。(P.167)

 

名言收錄

@ 「對自由競爭占完全統治的舊資本主義來說,典型的是商品輸出。對壟斷占統治地位的最新資本主義來說,典型的則是資本輸出。」-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7年(P.40)

@ 「國際貨幣體系的功能已被降低為小孩子的遊戲,在這場遊戲中的每一回合結束後,贏家都要把他們的彈珠還給輸家。」-賈魁斯.盧夫,法國經濟學家,1961年(P.70)

@ 「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誰控制了能源就控制了國家;誰控制了貨幣就控制了世界。」-季辛吉,美國前國務卿(P.102)

 

-----

 

[心得]

看文本書, 我終於了解這位偏向奧地利經濟學的作者為何不看好貴金屬,而本人在吸收經濟學知識也是以奧利地經濟學為主,所以很自然的會看好黃金白銀。至於為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看好全世界鈔票越來越多,最後會流向貴金屬。

 

不過以書中的立場,美國掌握了糧食、能源、基礎貨幣,再加上產業再度轉型成功(網路服務),產業的產品推向了全世界。為了向美國購買糧食、能源、產品,各國一時之間很難降低美元的需求另外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囚犯困境,這是一個全部跳出來就能解脫,但是只要有少部分人不肯跳出大家就會失敗的遊戲。而亞洲各國家在你看我我看的情況下,當然不會這麼有默契,所以只好大家一起被美元連環銬。

 

於是,本來十足看好的貴金屬,目前在我心中打了個大問號。過去我把注意力放在貨幣之上,倒是忽略了產業轉型和競爭力提升的問題。若是把這兩點也考慮進去,變數複雜化後一切則變得有待商榷,似乎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最後,就讓我用萬法歸宗的孫子兵法來結尾吧-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孫子兵法》

 

延伸閱讀:

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 - 重點整理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投資心得,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保證資料完全正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oda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