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資思維有二,要不就看重鹹魚翻身、走過麻煩的轉機題材,要不就建立在既有穩定基礎上再成長的條件,換言之,前者是「問題兒童」蛻變成「明星」的轉變,而後者則是「金牛」重返「明星」的過程。

 

源源不絕賺好股

 

造成一般投資人無法賺錢的因素

@ 草率的投資決定- 以知名度高低決定;以報章媒體消息面決定。

@ 小賺大賠-

*太早賣:1.對股票不了解;2.放掉強勢股。

*不願賠錢賣:1.不停損(作者建議15%停損),錯失機會成本;2.死抱弱勢股。

@ 把股票當彩券- 投資風險來自於不了解,因為不了解而信心不足。因為「重壓」與「只買1張」的背後,通常也代表「投資」與「投機」。 

 

系統性風險

@ GDP的成長率與股市的關連性,在實務經驗中,並沒有這麼直接連動。

@ 總體經濟遇到麻煩而形成的系統風險,本質上又可分為「經濟」與「非經濟」2大類。

*經濟因素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往往會帶來景氣衰退,影響範圍遍及各產業,甚至會衝垮整個金融體系,因為不景氣的影響會持續多年。若景氣對策信號的藍燈出現在台股5000點之下,「藍燈買股票」才是真正穩賺不賠的投資策略。

*非經濟因素形成的系統風險,在經歷恐慌性殺盤後,往往會開啟另一波段的漲勢。一般而言,恐慌性殺盤的力道大約落在1000點。

 

非系統性風險的轉機

@ 產業淘汰後的重生- 產業淘汰競賽大概需要2~3年,才能達到太弱留強的洗牌效果以及市場供需平衡,然而,只要通過考驗生存下來的公司,未來營運不但因競爭降低而成長可期,股價大漲5~10倍也是輕而易舉。

@ 產業的淘汰競賽雖創造了低股價,但產業本身仍必須具備成長性,才是關鍵的必要條件;此外,值得投資的公司必須兼具「財務結構健全」與「競爭優勢」2項條件,才能擁有浴火重生的機會。

 

選股成長優於穩定

@ 我的投資思維有二,要不就看重鹹魚翻身、走過麻煩的轉機題材,要不就建立在既有穩定基礎上再成長的條件,換言之,前者是「問題兒童」蛻變成「明星」的轉變,而後者則是「金牛」重返「明星」的過程。

@ 投資初期將資金平均分配到5檔問題兒童股票,會是在報酬與風險之間最佳的平衡點。

@ 保守公司大擴產能,暗示未來大成長- 對於公司經營者來講,除非「未來的訂單」已經有把握掌握在手上,否則不會貿然大手筆投入資本支出進行產能的擴充,尤其如果該公司過去的經營風格又一直以「穩健成長」著稱,此時「大擴產」的意義就更加非比尋常了。

@ 投資人在判斷一家對未來成長展現企圖的公司,其所屬的產業是對是錯,可從「來自營運的現金流量」和「資本支出」這2個財報數據來交叉判斷。簡單來說,如果一家企業連賺來的錢都不夠支付投資未來的錢,這絕對不會是一個正確的產業,也不會是投資人值得長期眷戀的產業。

@ 未來的EPS才能決定股價- 投資人要有的正確認知,就是公司過去的EPS已是過去式,不但反應在過去的股價表現,對現在的投資策略,甚至未來營運的預估,幫助已經不大。

 

-----

 

心得:

當我一頁頁翻開這本書的內容時,一開始看就覺得心有戚戚焉,但看到後面簡直越看越心驚-見鬼了,作者的想法竟然和我不謀而合,這是什麼情況?如果是像大賺小賠和集中持股這種看法一樣很正常,因為這是很多投資者都擁有的觀點,但對於成長股的兩種方向和建議持股的數量竟然也一樣,簡直是令我又驚又喜、又喜又驚、再驚再喜、再喜再驚.....

 

我在某家公司的分析中提到個人找成長股的條件:"公司要嘛有穩定基礎的成長,要嘛不穩定但近期爆發力強",而作者的看法也是相同:"要不就看重鹹魚翻身、走過麻煩的轉機題材,要不就建立在既有穩定基礎上再成長的條件"。

 

我喜歡的持股家數是五家左右,而作者同樣也是建議持股五家。個人喜歡五家當然不是因為之前很紅的總共五顆,而是因為這樣的數目不會太分散,降低了每一家的專住力,並且也有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這部分書中有花一個篇幅來探討,有興趣的可以直接看書。

 

既然我和作者的看法如此相近,那書中的策略應該就全部都跟我一樣囉?還真的.....沒有。書中除了找成長公司的策略,也有介紹價值投資估算公司合理價位的方法,這部分跟我現在投資架構比較不一樣,所以就沒有列入重點了,請讀者自行看書吧。總體來說,這本書從微觀講到宏觀,從心法講到實戰,基本上該講的都有提到,非常適合從基本面出發的投資者閱讀。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投資心得,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保證資料完全正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oda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