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死亡」是什麼?這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反問:怎樣才算是「活著」?

 

白色的力量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 曾經有一句話說,機會屬於有準備的心靈,所以台大的葉克膜為什麼會成功?因為在台大裝第一臺葉克膜之前,我在心裡已經準備了很久,準備好幾個月,書都念完了,在心裡面也操練過,所以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早已準備好了!「不放棄」這就是台大葉克膜的起源。

@ 這也是我要給年輕人講的話,你們常常抱怨說沒有機會,問題是當機會來臨時,你準備好了嗎?我們常常遇到挫折困難,有時候當時沒辦法解決,但是不要忘記,請把它放在心裡面,常常去想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

 

何謂國家進步

@ 為何美國人不是很拚,它卻是世界第一強國?這個問題,回台灣後我想了二十年,現在已經有答案了。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美國人的制度,能使真正的問題被提出來討論而被解決,如此累積兩百年,就變成了世界強國。

我們在台灣,常常睜眼說瞎話。明明是不合理的事,卻一直存在也無法解決,整個國家社會在內耗空轉中度過,就算有進步也是進步緩慢。不過我現在也了解政治改革,文化進步是需要花時間花錢的,是需要努力的。我才發現一個文明的國家不是有高鐵、有捷運,甚至有太空船就是一個文明國家,文明國家要先徹底落實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這種社會的基本價值。

@ 我們過去過度強調以「經濟」這個因素來評估國家社會之發展,GDP被過度放大,似乎施政之好壞只看這一個因素。其實同樣的收入,一個拿去買洋酒XO乾杯,一個拿去買書和參加藝文活動,同樣的收入但這兩者的生活品味是不同的。街道乾淨、治安良好也沒有增加GDP,但恐怕百姓更渴望這些非經濟因素。

@ 反核這個議題,先問兩個問題,第一,你希望五十年後台灣是什麼樣子?第二你現在所做所為是不是朝那個目標前進?所以我們應該自問,我們以什麼樣的時間單位來考慮這件事情?是四年、二十年、還是一百年?如果只考慮四年,反正預算都編了,當然是繼續建。如果考慮二十年,是否續建就開始動搖了。如果是考慮一百年,當然是不要再建了。如果我們想到要留下什麼樣的台灣給下一代,我們怎會蓋核四?因為即使有一天核電廠除役了,那塊土地一萬年也不能用。

 

愛滋器官捐贈案的背後

@ 器官捐贈應是社會公共財,人們因愛心而捐出器官,我們就應讓它發揮最大功能造福社會,而非當作醫生的生財工具或是公關用具。我知道人類社會永遠無法安全的公平,器官捐贈也永遠供不應求,但我們仍應盡其在我求其公平。

不管事當年的「器官捐贈移植登錄系統」或是現在的「急診後送病房」,我不計辛勞去做這些吃力不討好之工作,只是堅持我的理想,即使在一個不公不義的社會,也要給窮人留下最後一個公平的機會。

@ 在這個案子中,我最堅持的信念就是這一點:「這個案子沒有壞人」。捐贈者的親友是慈濟功德會,他們充滿了愛心而捐出器官。開刀的醫生充滿了救人的熱枕而徹夜工作,雖然結果大出預料之外,但這個案子真的沒有壞人。

「互愛、互信、互諒」才是我們追求的社會,而非出事一定要找出一個壞人來嚴懲,這只會製造更多的分裂和仇恨,也沒有解決問題。

 

人生哲學

@ 我對「死亡」是什麼?這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反問:怎樣才算是「活著」?也就是如何才算是有「生命」?葉克膜的出現,讓生死的界線更加模糊,因為葉克膜可以取代心肺功能,在管路上再架設CAVH可取代腎臟功能,定期大量的血漿交換可取代肝臟功能,全靜脈營養輸注可取代胃腸功能。當一個人主要的器官功能全部都被機器取代,躺在床上,全身被管線圍繞動彈不得,但是生命徵象,包括心電圖,血壓卻是穩定的,這個人算是活著嗎?

@ 「生命」的意義為何?我個人的見解,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是說「生命」只是一個過程,並沒有確定的目的。因為單一生命終將毀滅,因此如何說它有何目的?總不能說存在之目的在於其結束。因此生命只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實踐了生命之意義。

@ 既然人生只是一個過程,看起來就好像旅行,所以行李(名利)就不要帶太多。就像手中的銅板,只要手掌向上,手是開是合,銅板都不會地下,可是手掌一旦向下,手一放開,銅板就掉了,所以說人生自然就好,自然就會收放自如,反之,就會放不開,這就是我的人生哲學。

 

-----

 

心得:

最近看了不少有關柯文哲的資訊,印象最深刻的是柯文哲在TED的演講,其中有一段是柯文哲講述葉克膜的失敗案例。有一個7歲的男病人因肺炎被送入加護病房急救,在裝了葉克膜後身體發生排斥、四肢烏黑,身為主治醫生的柯文哲此刻必須決定要把病人四肢截肢繼續搶救,還是關掉葉克膜機器宣告不治。這個決定可想而知是相當困難的,但難的不只是做這個決定,難的還是開口和一位年輕人講述這個決定。

 

問:如果這是你人生的最後一刻你會怎樣總結你的一生。

答:精采不亮麗,起落是無常。

-《火鳳燎原》

 

前一陣子和朋友在討論為什麼人會害怕死亡,我討論事情常常用的手法是把答案變成問題繼續問下去。他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為人對未知的事情會感到害怕,這個答案探討了心理層面的因素,而我對自己繼續問了下去-為什麼人對未知的事情會感到害怕?這個問題就需要思考了。

 

沉思許久,我的答案是-因為人喜歡維持現有的狀態。當然,到這邊就結束太可惜了-為什麼人喜歡維持現有的狀態?很明顯,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因為人對事物的執著而放不下,也就是佛家常說的我執。所以總結後,我對人為什麼會害怕死亡追根究柢的答案是-因為人有我執。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我執的人,應該就不會對死亡感到恐懼。

 

本來我以為這個議題到這邊應該差不多結尾,不過最近我又突然覺得還可以繼續問下去-

 

人,為什麼會有我執?

 

這個問題到現在我還在思考中.....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oda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