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時間:67/12/22
初次上市(櫃)日期:87/02/09
主要業務:LCD 製程設備48.84%、IC封裝製程設備27.36%、其他13.98%、綠能設備5.03%、智能自動化4.72%、生技設備0.07% (2014年)
股本:16.51(億)


A﹒相關報導:

智能自動化熱 設備廠發了
2015-09-15 02:19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因應缺工問題,不少業者亟思導入智能自動化設備系統,有助均豪(5443)、盟立、帆宣、廣運等設備廠今年營收來源更多元

均豪董事長葉勝發表示,今年訂單能見度頗佳,是設備產業的好年。除兩兆產業的兩岸擴產外,最大成長動能來自於傳統產業對智能自動化設備的投資,包括鞋業、光學玻璃及輪胎等產業。

單純生產線自動化,已不能滿足物聯網時代製造業需求,須加智能自動化功能。


重回成長 均豪前3季EPS較去年倍增
2015年11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面板、半導體業今年擴大投資,跟著帶動設備產業重新回到成長軌道。面板設備廠均豪(5443)第3季營運衝高,單季營收衝上11.58億元,季增36.4%,每股盈餘為0.73元。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成長34.98%、達到26.93億元,每股盈餘0.98元,相較去年同期倍增。

面板產業今年投資增加,台灣設備廠接單因而轉趨熱絡。特別是未來兩年掀起LTPS生產線投資熱潮,台灣、大陸兩地共計將投資興建5座以上的LTPS低溫多晶矽面板廠,包括友達昆山廠、群創路竹廠、鴻海鄭州廠、華星光電武漢廠、京東方成都廠、天馬廈門和武漢廠。由於LTPS面板都是FHD高畫質,因此對於測試設備的需求大幅增加,市場推估,未來3年面板測試設備商機高達20億元。

由於拉貨動能轉強,均豪第3季營收、獲利均呈現大幅攀升,上季營收約11.58億元、季增36.4%,毛利率提高到26.74%,營業利益約1.45億元,相比前一季倍增,稅前淨利1.69億元,稅後淨利1.35億元,季增249%,每股盈餘0.73元。

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成長34.98%、達到26.93億元,營業利益2.73億元、年成長221%,稅前淨利2.85億元,稅後淨利2.1億元,年成長110%,每股盈餘0.98元,相比去年同期倍增。

另外,均豪轉投資半導體設備廠均華也成為小金雞。均華是均豪持股70%的轉投資公司,主要業務在於半導體封裝和檢測設備,2014年每股盈餘為3.7元。今年拿到台灣、南韓半導體廠訂單,推升今年營收、獲利成長,也拉抬均豪獲利表現

均豪在3月12日正式和MJC簽訂技術移轉合約,MJC將授權均豪使用MJC的技術,製造及銷售MJC LCD PROBER系列產品,MJC同時也協助均豪產品銷往全球。另外均豪對MJC已售出且過保固設備提供後續改造,修理及保養服務,並且收取服務費用,在攜手MJC之後,估計未來3年將陸續貢獻高達15億元的營業額。

均豪在Cell段的測試設備近年市佔快速拓展,多年來在LCD業界累積了豐富的技術和客戶,希望藉著此次合作擴大業務服務。


均豪今年業績大爆發
2015-11-27 16:14 經濟日報 記者林超熙╱即時報導

自動化設備廠均豪(5443)受惠企業轉型拉高自動化比重利基,今年接單營運大躍進,繼第3季營收與獲利倍增飆漲後,第4季也有淡季不淡味道,今年EPS有挑戰1.2元潛力,業績大爆發。

均豪是國內面板廠自動設備的最大供應商,這幾年不僅打入韓國三星、LG,更進一步扮演康寧的全球供應商體系,而隨著企業自動化比重攀高趨勢,均豪訂單透明度逐年攀高,訂單已排到明年第1季

均豪今年本業業外兩得意,第3季純益跳上1.2 億元、EPS0.73元,季增585.7%、年增306.4%,前3季EPS0.98元,年增118.4%。轉投資均華晶片檢測產品打入三星、台積電、日月光、矽品等大廠供應鏈,今年每股純益上看5.0元,有「小漢微科」美稱。


B﹒營收趨勢:

1.jpg2.jpg3.jpg

由於是設備廠,所以均豪的營收相對不穩定,營收年增率呈現鋸齒狀,不過從12個月平均營收和累積營收年增率,還是可以看出均豪今年開始的成長趨勢。 股價近期開始上攻,突破了新高。


C﹒獲利能力:

4.jpg

隨著營收上升,獲利指標也往上攀,快來到顛峰時期99~100年的水準。


D﹒現金流量:

5.jpg

以過去歷史來看,均豪的現金流量相當充沛,導致了一個非常罕見的現象,均豪的股本竟然長年呈現下降趨勢,這是什麼情況?


E﹒籌碼狀況:

6.jpg7.jpg

大股東持股不高,籌碼不算扎實,但近期外資有進場跡象。董監持股18.1%


-----


心得:

如果單論基本面,這家很難是我挑到最後會進場的股票,營收和獲利指標不規律,趨勢較難判斷。但最近在看《小散戶這樣追籌碼賺1億》這本書,提到了怎麼判斷外資、投信來增加選股的勝率,書中的分析感覺是滿有邏輯的,讓我想嘗試看看。這種股票類型照理說買進後看短期氣勢不再,就要買上賣出,等到回檔量縮再進場。不過這種頻繁進出的操作畢竟不是我擅長的方式,只能邊走邊觀察,和目前的系統磨合看看。如果以打仗來比喻,這種快速進出的操作像是衝鋒陷陣的武將,注重的是一場戰爭勝利的最大化,千軍萬馬中取敵方上將首集,但我的系統化操作卻比較像行軍布陣的軍師,注重的是長年整體的報酬,而不重一城一地之得失。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心得,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保證資料完全正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oda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