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大變化才是重點,小細節就不必理會了。
工作賺錢與投資賺錢的差別
@ 工作的收入是單利,投資的獲利是複利。因為賺取工作收入的資本是「身體」,會隨著時間漸漸耗弱,無法再增加;而投資股票的資本「金錢」卻可以再增加。當投資產生收益,這些收益又可以變成資本再投資;也就是說,資本收益可以再拿去賺錢,但賺取工作收入的「身體」卻不會變成好幾個,所以靠複利賺錢速度比較快。
正確的投資心態
@ 貪婪與恐懼- 貪婪是「想將獲利極大化」,恐懼是「不想賠錢」。(P.20)
@ 要有一顆不隨勝負而喜憂不定的心臟。(P.22)
@ 一旦買進股票,就必須忘掉你買進的價格。(P.171)
@ 投資必須在了解「失誤可能會發生」的前提下進行。(P.225)
選股策略
@ 選股的關鍵,就是「新高價」(近2年新高)和「成長」。(P.17)
@ 掌握大變化才是重點,小細節就不必理會了。(P.20)
@ 在標的開始受歡迎的時間點買股,才是最有效率的投資法。(P.62)
@ 盤整的意義- 當平穩期愈長、股價波動愈緩慢,就會累積愈多潛在的上漲能量。(P.66)
@ 當市場處於上升行情時,並非所有的股票都會同時上漲,而是在創新高價的帶動下上漲。(P.86)
@ 選股時最重要的是預測該公司的未來獲利,但連經營者都無法預測未來,因此,在預測未來上,不分內、外行。(P.101)
@ 過去獲利猶如一家公司的信用,如果過去獲利優異,便可推測未來表現亮眼的機率也比較高,這就是預測未來獲利的基本觀點。(P.101)
@ 股價要上漲,必須獲得眾多投資人的認同,並願意高價購買公司股票,因此投資人認同的理由愈是「理所當然」,造成的飆漲效果愈大。(P.109)
@ 績優股自會發出耀眼的光芒,不難尋找。(P.136)
@ 股價在漲到最高點前的漲勢最驚人,要是太早賣掉非常可惜,因此別一到「目標價」就賣掉。(P.168)
@ 世上沒有評估結果全是O的完美標的,因此綜合判斷非常重要。(P.238)
主力輪替
@ 當一支股票在投資人的心中留下「這支股票曾經大漲」的印象,就不會再那樣大漲了。(P.78)
@ 新舊主力股會在行情谷底「輪替」,新主力將是下跌行情中跌幅較低的股票。(P.84)
@ 當大盤跌到谷底後,搶先創新高價的股票,之後的漲幅也會比較大。(P.84)
賣股策略
@ 賣股的三種情況:停損、基本面惡化、技術面發現賣股訊號(賣壓比例)。(P.174)
@ 賣股的重點是暴跌時「壯士斷腕」。一旦決定賣股,就要果決地斬斷「等股價再回漲一些」的觀望之心。(P.174)
技術分析的要點
@ 根據基本面分析決定賣股,表示情況很緊急,說得誇張一點,就像是搭飛機時得動用緊急逃生門。技術面分析就像平常用的登機門。(P.192)
@ 當股價漲到高點區後,反而變成技術面比較重要。(P.194)
大盤判斷
@ 創新高價股愈多,市場的整體上漲力道就愈強。(P.87)
@ 注意帶動整體股市行情的大型股動向,尤其觀察前50大企業股價是否創高。(P.96)
-----
心得:
個人學投資一開始是從價值投資學起,所以很自然的必須K財務報表,除了《獵豹財務長投資魔法書》(我第一本看的財經書,到現在還是很受用)、《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這本我始終無法領會)、《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從商業範例來說明財報的好書)、《怪老子帶你看懂財報選好股》(看這本時比較後期,內容對我來說已經很基本)這類從別人觀點下解析財務報表的書,我也硬深深K完了兩本會計書本,而另外一本廣受好評的《會計學新論》本來也要找時間來看,不過後來我已經轉型成順勢操作投資人,就有理由跟自己說先不用看,等順勢操作走到沒路再回頭看也可以(當然也有可能純粹是書太厚的關係)。
會看這麼多財報相關的書籍,那是因為在"價值投資"系統下細節是很重要的 ,因為你就是公司的老闆,身為老闆你必須深入了解所投資公司的產業模式和競爭優勢,而年度的財務報表當然也是必看的項目。不過在"順勢操作"系統下,就如書中所述:「掌握大變化才是重點,小細節就不必理會了。」,而這也呼應了個人體會到的一個觀點:
盈餘成長公司的問題都是小問題,盈餘衰退公司的問題都是大問題。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心得,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保證資料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