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與獲利的關係,得看短中期以及大盤狀況、分析上比較複雜,但是還是必須瞭解企業的獲利成長趨勢,以及當下的股價位置是不是已經將獲利情況充分反映了。

 

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jpg

 

@ 依照台股的經驗,只要一些IC設計、鴻海集團等高本益比族群,以當年度獲利計算下的本益比達到30至40倍,整體股市就可能來到高點。(P.19)

@ 當企業本益比都壓縮到5至6倍,甚至當股價跌到接近「每股流動資產」(流動資產除以股本),約略是每股淨值的3折附近,這種「跳樓價」真的就是超跌,可以逢低承接。(P.20)

@ 財報除了扮演商業語言以描述企業行為外,對於中長期投資人來說,透過財報還是可以發掘明星股,賺取波段利潤,當然也可以躲開地雷股,避免財富瞬間化為烏有。(P.22)

@ 股票投資要成功,一樣也要做對三件事:選對產業、選對公司、看對老闆,這三件事可以從財務報表中找到。(P.25)

@ 牛市看損益表,熊市要看資產負債表。(P.26)

@ 航運景氣與總體景氣高度攸關。(P.28)

@ 一般長線買點最好能等到融資斷頭,浮額清洗完畢。(P.28)

@ 一般而言,國際化或中概股的資產質押比重,都會高於一般企業。(P.41)

@ 要明瞭營收趨勢,就必須先把股票劃分成兩類:已進入產業成熟期的循環型股票,及打破產業循環邁向高度成長的成長型股票。(P.58)

@ 旺季結束、營收不跌反增為飆股跡象。(P.61)

@ 通常營收會出現鋸齒狀跳動,主要原因是產業特性,例如營建屬性的電子業系統整合廠商(例如亞翔、漢唐、千附等,因為許多大小不同的工程款完工時才入帳)、中小型IC通路商(倍微、亞矽、全達、昱捷、益登等,因代理產品較為集中,且下游客戶拉貨時點難以確定)、軟體系統整合(天剛、衛道、艾群等,因專案認列時間關係)、生技產業(合世生醫、百略、東洋等,因下游醫療通路商取貨及新產品核准上市時間難以掌握)、航運股(新興、裕民、長榮海等,因子公司擁有船數眾多並與母公司之間相互支應)。(P.63)

@ 當大盤飆漲的時候,市場會更重視攻擊性的題材。(P.105)

@ 獲利成長趨勢與股價的短期走勢,不見得會是同方向表現,甚至有時會出現獲利往上走、股價往下跌的背離走勢。(P.108)

@ 股價與獲利的關係,得看短中期以及大盤狀況、分析上比較複雜,但是還是必須瞭解企業的獲利成長趨勢,以及當下的股價位置是不是已經將獲利情況充分反映了。

如果已經反應,當獲利利多出來時,反而可能是利多出盡的時候。但如果獲利出乎預期,股價就會朝修正的方式走,此時可要大膽去追或是勇敢去砍。(P.112)

@ 轉機與否視EPS成長是否有常續性。(P.116)

@ 以下提供四個步驟,替大家整合如何從損益表上抓到業績成長股:

步驟一:觀察單月營收

步驟二:觀察成長趨勢動力

步驟三:獲利結構盡量避免業外收益比重過高

步驟四:確認籌碼面的相關資訊(現金增資、可轉換公司債、海外存託憑證造成的短線壓力和長期稀釋EPS)(P.122)

@ 有危機企業的漏洞,七、八成都與流動資產有關。(P.137)

@ 現金主要來自營業活動淨流量,以及淨流入現金能夠經常性的大於當期稅後淨利,這兩點都是現金部位高品質的特徵。(P.139)

@ 儘管產業景氣成長時,存貨水位拉高一點,有助於衝刺業績。不過,當產業景氣衰退時,存貨越多,越快陣亡,此時,存貨管理非常重要,越快賣出存貨、越快換回現金越好。特別是一些消費性電子廠商或是食糧等大宗物資業者,由於產品生命週期較短,庫存稍微擺久一點,跌價損失就會非常大。

但是當景氣谷底翻揚的時刻,法人也會急著去找存貨較高者,此時就會上演鹹魚翻身、豬羊變色的大逆轉。不過,這種情況不多,畢竟報價V型反轉的產業僅止於DRAM等少數原物料產業。(P.142)

@ 固定資產增減可作為產業景氣領先指標。(P.155)

@ 當產業或總體景氣稍有變動,資本密集企業的損益,表現容易比一般產業出現更大幅度的波動。(P.157)

@ 傳統上,金融股的股價分析,多以股價淨值比來看。(P.176)

@ 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在可轉債定價期間,許多公司的股價會出現異常重挫,或是大盤明明處於多頭,這檔個股就是漲不動,其實它正在壓抑定價,以確保未來轉換為普通股時的套利空間。

當然,也有些公司真的渴望這筆資金,於是募集前夕可能會拉抬股價,讓定價定得高一點,這樣也可以多籌一點錢。但是募集完畢後,就讓股價自由滑落,也不管公司基本面走勢,把錢套進來再說。不過,一般可轉債發行期間雖然是3~5年,但多半會在1~2年左右,開始執行轉換,此時又會見到公司派利多不斷,股價持續飆升,超越轉換價的兩成以上,方便安全轉換。因此,法人會密切注意可轉債的發行與轉換計畫。(P.179)

@ 一般情況下,發行額度在5000萬美元以下(看實際情形)的海外可轉債通常頗有玄機,即所有發行程序都合法,主管機關也核准或通知申報生效,形式上進行公開募集,但是實質上只有少數人會認購,因此大股東、關係人或策略聯盟即有操作之空間。(P.181)

@ 一般定義股本超過100億元為大型股,台股前50大市值可為代表,均屬各產業龍頭級廠商,獲利穩健,國際知名度高,成為外資大舉買超時的首選。20億元以下則稱為小型股,多屬新掛牌公司,因股本較小,一旦接獲大訂單,每股盈餘也容易呈現爆發性成長,景氣復甦與成長時刻特別明顯,股價爆發力道也最強。中型股則多指股本50億元上下的個股。(P.185)

@ 只要參與除權,投資人本身就須負擔稅負以及公司發給董監的酬勞和員工紅利。(P.188)

@ 庫藏股只能在三種情況下實施:(1)轉讓員工(2)因應認股權或可轉債的股權轉換(3)護盤但必須註銷股本,三者都需要董事會通過。(P.198)

@ 大盤愈強的時候,有庫藏股題材者可能會表現更強。但空頭時候,公司宣布實施庫藏股的股價,很可能就是近期的最高點。(P.201)

@ 董監持股比重較高的公司,顯示大股東具有強烈的意願分享公司經營成果。(P.203)

@ 這種低持股、高質押的公司董監事,很容易出現掏空公司、利用公司資產為自己私人企業牟利、或是制定過高的董監酬勞與員工分紅配股機制,以圖利自己。(P.204)

@ 會計帳上的盈餘,並不等同於現金,如果沒有足夠的流動資產去支應償債需求,錢軋不過來,就算帳上超級會賺錢的公司,最後一樣還是會倒閉。(P.225)

@ 運輸航空、百貨零售、飯店餐飲、電信服務、醫院等行業,都是具有穩定現金流量的特質。因此很多財團都樂於跨足這些產業,藉以穩定現金收支曲線,營建業中,太平洋建設、冠德、威京等集團都可為代表。(P.226)

@  現金流量還有一個好處,特別是一些營收金額較大的企業,只要把對供應商付款的期限拉長,可以賺取貨款延期支付的利息,並藉此補貼產品毛利,這是現金管理中的一環。(P.227)

@  一般來說,營業活動現金流入占現金總流入比重較大的公司,經營狀況較好,財務風險較低,現金流入結構也比較合理,換句話說,本業的經營足以它持續獲利,養活自己。(P.232)

@ 比率分析十分簡單好用,但使用時必須相當謹慎,不能隨便亂比,也不能隨便遽下結論,發現異常狀況時得要進一步確認。(P.252)

@ 如果總體經濟景氣變差,公司負債比率仍處於高檔,這時就要小心點,因為公司賺的獲利不見得能夠超越舉債的利息成本。此時如果又碰到通貨緊縮,儘管物價下跌,但要償還的金額居高不下,就會更加重未來的負擔。(P.261)

@ 每當台股長線走空、或是大盤短線遭遇系統性風險而快速崩跌,此時,償債能力比率分析的重要性就會急速攀升。因為「漲時重勢、跌時重質」,體質爛的公司碰到股市空頭,跌幅也會較重,放空的人往往能夠獲得超越大盤跌幅的更高利潤。(P.262)

@ 觀察存貨餘額以及存貨周轉率,是研判建商是否大賺或大賠的重要觀察指標。(P.273)

@ 股市投資一定要有想像力,懂得判斷公司成長性;也一定要有風險意識,才能趨吉避凶;但是最重要的是:心理一定要有底,因為決定一檔股票的核心價值,是來自公司的獲利能力,沒有獲利支撐的公司,題材再虛幻華麗,股價也只是來去一場夢,怎麼上去怎麼下來。只有瞭解公司獲利能力下的合理價位,才有辦法合宜的決定進出時間點,賺到有把握的錢。(P.281)

@ 進行個別公司獲利分析前,建議你應先分辨出投資的標的公司,是位處於產業發展上的何種階段,然後再以獲利能力分析,找出當中的佼佼者,畢竟即使在夕陽產業中,也常有逆勢成長的公司。(P.281)

@ 產品生命周期演進:萌芽階段、擴張階段、成熟階段、衰退階段。(P.282)

@ 根據國內外諸多論文實證研究的結果,現金流量比率、負債比率、應收帳款周轉率、以及淨值成長率等四項財務比率,具有高度有效的財務預警能力,能幫投資人掌握地雷股發生的可能。這些比率如果最近3年出現明顯惡化,就有可能隨時引爆財務危機。(P.294)

@ 產品種類相同的公司,但能獲得較高的毛利率,代表擁有較強的產品競爭力,股價也容易獲得較高的評等。把範圍放到整個族群、類股以及全體上市公司時,高股價的公司,毛利率通常也愈高。高毛利的公司,如果營收成長幅度增加得很快,就會變成大飆股。但是,高毛利率公司一旦毛利率走勢下滑,股價也常會出現無情的修正。(P.300)

@ 一般來說,固定成本占營業成本比重較高的產業,毛利率變動情況也會較大,一旦突破損益兩平點,毛利率與獲利就會顯著提升。這也是為什麼IC相關與面板等資本密集產業,景氣多空轉變時容易大賺大賠,關鍵就在毛利率。(P.306)

@ 毛利率最好與營業利益率一起分析。(P.308)

@ 預估大盤走勢的策略分析師經常使用這兩項工具:總體本益比法(總市值/GDP)、大盤本益比法(總市值/上市公司稅後盈餘總和)。(P.323)

@ 本益比的使用,往往是企業處於經常獲利的前提上,所進行成長性的價格判斷。如果獲利波動情況太過劇烈的族群,大多都是改以股價淨值比來進行股價分析。(P.324)

 

-----

 

〔心得〕

本書為個人早期閱讀的書籍,當時學習的投資領域還是以價值投資為主,所以財務報表相關書籍也是個人重點閱讀的範圍。本書對於如何使用財務報表的解釋相當詳細,不過編寫上較為零碎,當年我看得相當吃力,看了兩三遍還是沒有辦法做個有效的統整。不過事過多年後,如今已經不屬於價值投資者的我重新再來看這本書,卻覺得輕鬆許多,可能如今我已經有自己的投資主軸,所以知道怎麼去取捨資訊,而不會被龐大的資訊給壓得喘不過氣。而對於財務報表的新手來說,由於本書較難閱讀的特性,可能不是一開始的好選擇,建議先看幾本簡單好上手的財報書籍,再來看這本會比較好。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投資心得,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保證資料完全正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oda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